为进一步提升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引领作用,展示专业实践育人成果,12月5日,小学教育学院按照世院赛“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有关要求,紧密对接课赛,以小学教师岗位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为本,立足技能创新,在7号教学楼806、809教室,成功举办校级初赛。本次比赛磨练了学生专业基本功,展示了实践教学活动风采,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为2025年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储备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本次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加,分为两个赛场同时进行,在不超过一小时的时间里,各赛队依次展示教学设计、班会说课、片段教学、才艺穿插等内容,涉及《小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中国古代文学》《音乐基础》等专业课程,以及《语文》《数学》《科学》《班会》等小学课程。
分赛场一选手风采展示:
第一组: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会调控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生活的挑战,选手从小学生的心理出发,讲述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并现场展示如何调控情绪。

第二组:望天门山
选手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板书粉笔画以其豪放的笔触,将天门山的雄伟、长江的浩瀚和孤帆的远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将诗人李白的豪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第三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音乐课上,选手在教学展示中通过歌唱,将离别的伤感深刻地体现出来,师生互动练习一首歌、共唱一支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第四组:火烧云
选手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入手,抓住“变”的主题,将这篇描写自然奇观的散文精彩讲述出来。同时辅助AI智能教学等多种手段,与之后的科学课《云的形成》、班会《守卫蓝天白云》巧妙结合在一起,设计新颖,构思巧妙。

第五组:基础节奏教学
选手边讲边示范,通过吉他伴唱的形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节奏的魅力,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和谐温暖。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如同音乐的骨架,支撑着旋律的流动,赋予音乐生命力和动感。

分赛场二选手风采展示:
第一组:织女的前世今生
这个作品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选手意图在讲述中探讨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人知的角色——织女的前世今生,并为这个美丽的传说赋予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深刻的道德寓意。

第二组:端午奇妙游
选手依次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端午节、传奇历史等,将端午奇妙游的讲解核心层层展开,让在场的观众走进端午节的神秘世界,探索这个节日的丰富内涵。

第三组: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这个作品探索了中华民族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主题,选手借助教具制作、沉浸体验、才艺展示,通过十一堂饶有生趣的社会课程,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画卷呈现出来,旨在达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政育人目标。

第四组:学会沟通交流
这个作品选择教育素养常谈常新的痛点话题,设计了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能有效沟通,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课堂上,选手鞭辟入里地分析产生原因、沟通方法,演示与体验相结合,把本次比赛推向高潮。

第五组:读不完的大书
选手以“阅读”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沉浸阅读,头脑风暴,点燃思考力。展示过程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引起在场评委和观众深入地思索。

赛后,经过评委评分,记分员统计后,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本次比赛是在教育理念与信息化手段不断更新,比赛规则不断科学化的大背景下举行的一次教育教学效果大检阅。今后,小学教育专业将紧贴世院赛赛制,深入研读相关文件,把课堂教学作为赛场试验田,紧密对接课赛,融于教育产业实践,在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赛项中取得更大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