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围绕这一主题,高等数学教研室于5月21日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讨论激烈的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此次交流讨论进一步改革传统数学课堂形态,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日,全国30余所高职院校联合发布《高等数学智慧教学改革白皮书》,标志着互联网技术与高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入系统化实施阶段,以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会上,教研室主任刘娟宁强调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推进互联网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然后,她鼓励教师们分享想法,共同探索融合路径。陈亚娥教师介绍了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优质高等数学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课前,教师可以筛选合适的慕课视频,让学生进行预习,初步了解知识点;课中,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课后,布置相关线上习题,利用平台自动批改功能,快速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签到以便于考勤。苏伟老师分享了可以建立课程专属微信群或QQ群,方便教师与学生随时交流。教师可以在群里分享数学学习资料、学习方法等,学生也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群里进行小组讨论,对于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黄阿娜老师分享了借助VR、AR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为高等数学教学创造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AR技术让学生将数学公式、定理以动态形式展示在现实场景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孙红娟老师分享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学习数据,如学习时长、答题情况、学习进度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从而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教学内容调整。根据分析结果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推送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刘晔老师分享了将MATLAB融入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效计算数学结果,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导数和积分时,利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绘制出函数及其导数、积分的图像,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函数变化与导数,积分之间的关系,使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MATLAB也可以求解极限、导数、积分等,极大地助力了学生计算的高效性。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高等数学教研室的各位教师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融合路径。最后,刘娟宁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强调互联网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希望全体教师能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